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January 5, 2012

一个种族,一种语文 蓝霹雳(林清隆)


近年来,有件司空见惯的事实:不论在美食中心或超市,你都可以随时听到小孩及青少年讲华语。在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内,人人也讲华语,方言几乎已绝迹了。

不愿见到‘华语一片大好’的情况,有数位不甘寂寞的乡团领导人呼吁华社‘抢救方言’!最近,竟出现了一些评论界人士危言耸听指出一旦方言消失,华人優秀的傳統文化就会“銷聲匿跡”了。目前,这种提倡讲方言的动作,与几十年来华社推行讲华语运动相映成趣。幸好不是同时代,否则,可要分庭抗礼了。

笔者综合与分析这班人的言论,看不出他们有何‘抢救方言’的妙方,只知道他们所谓的‘华人優秀的傳統文化’仅仅是各籍貫的方言戲曲。也许,不久后就会有人去主办方言演讲或方言歌唱比赛了。

令人喷饭的那班人口口声声要‘抢救方言’ 难道他们忘了当年华教斗士的话:“华人讲华语,是天经地义”吗?目前,华社应该庆幸昔日讲华语运动的成功,因为华人普遍运用华语已加强巩固了华教的基石。

华人讲华语,有何不当?如今,不同籍貫的华人在一起,大家说华语,不但显得亲切,也扫除了昔日那种令人厌恶的隔膜感。想当年,讲闽南语的北马及南马华人来到流行粤语的怡保或吉隆坡,倘若某方不谙华语,时常就会产生尴尬的情况,甚至被迫以巫语交谈了。

我想,世上鲜有一个种族缺少共同语言来沟通的。昔日,我常遇到异族朋友不解地询问我为何有些华人间不能互相沟通的原因。我无助地告诉他们因为方言分裂华人,有些顽固不灵的受英文或马来文教育的华人不认同华语的使用。而今,我们应感到欣慰的是看到新一代泰半已成为‘华语人’啦!

笔者担任中学会考华文科评改主任20多年。昔日,书写方言式华文的会考生多如过江之鲫。今日这种畸形现象已减少,因为多数中学生天天讲华语,写华文也就得心应手了。难道我们还要开倒车,回到过去那种‘悲惨’年代吗?

其实,语言用来传授知识外,也是人们的沟通工具。随着神州的崛起,华语的使用已是全球的潮流。今日,为何我们还要固步自封,死抱着方言的旧包袱。

笔者游遍大江南北,见到中国人已不坚持使用方言。随着南北方各省人民的迁移交流,国内旅游量大增,处处都是华语声,中国南方乡音土话也越来越弱。

在中国历史记载,秦朝是统一中国文字的年代;而今,也应该是海外华人统一语言的时候了,让我们诚心去迎接‘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时代的到来吧!

(南洋商报1月8日言论版)

温馨广告的教育意义 林清隆



春节期间,生产应节商品的厂商们都想把握商机,以期大捞一把。于是,聘请了電視廣告商为他们推出不少精彩的電視廣告, 以吸引大眾的注意而购买他们的产品。

其中有两则广告短片深深吸引了我。

第一则广告,只有几个画面,配上下列几句文字:

“现在是更换手机壁纸的时候了!”

爸爸快速地在手机内更换了他妈妈的相片。

在右旁的老婆满脸不高兴地望着他,而在左边的儿子见到,他就在手机换上妈妈与他的合照。

这时,出现了文字画面,写着:“儿子会跟着爸爸的步伐做事”。

这时,他的老婆见到儿子手机有她相片,脸上才绽开笑容。

最后,一句感人肺腑的文字写着:“当爱被看到,爱就被保留”

多么有意义的短语啊!无须赘言,更不必浪费画面,就让人明白如何灌输孝道了,毕竟成长中的孩子们是模仿大人举止而学做人道理。

第二则温馨广告说明天下的爸爸都会在新年时想念远方的孩子。

短片的序幕是在春节前的寒冷深夜里,火车站里有个未归家青年,火车站长邀请他留宿家里。原来这位站长是个寂寞的单亲爸爸,他正盼望儿女回来共度春节。

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大儿子为春节的表演事业而忙碌;大女儿忙于出版春节特刊,而二女儿则计划参加旅游团。他们都有打电话回来说明不能回家的原因。

听毕孩子们的电话,老站长满脸惆怅对那陌生青年诉说三个孩子长大了,为了追求理想,都离开了他。

天亮后,当绝望的老站长打开大门时,站在门口的竟然是他想念的三个子女,他兴奋得流下老泪。

原来 孩子们后来回忆起孩提时,与爸爸一起生活的欢乐时光,激起了对孤独的慈祥爸爸的思念,体会到父亲的养育之恩,而觉得于心不忍,便不约而同赶回家来。

这类温馨的广告片令人感动,自然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温馨的视频广告也具有教育作用,它们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观众孝道观念。

须知,现今社会孝道日渐式微,我们必须时常藉亲子讲座、教育及各媒体传播,以提醒人们重视孝道,因为孝道可使人敦品于真、善、美、创造一个喜乐家庭,及和谐安定的社会。

(南洋商报2月3日副刊商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