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April 29, 2013

选民必须响应董总的大选前呼吁 (游龙)



          读了董总的大选前呼吁,我感到一阵心酸,也产生了一份期待。我相信,与我同感者大有其人,尤其是关心华教与国家前途的人们。
董总这次《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大选前呼吁,来得正是时候。这是董总等待不到榴莲的落下后而采取的新策略,目的是要让忽视人民心声的政党头头彻底觉悟,要得到选民支持,并非单靠甜言蜜语或派发金钱,而是要接受选民的合理要求而达致的。
            纵观董总发布涵盖五大领域的诉求:
一、  教育法令、政策和条例
二、  国民型华文小学发展
三、      华文独立中学的发展      
四、     改制中学发展
五、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其内容全是这50多年来,全国华教机构与华团一箩箩的悬而未决诉求,备忘与常年议决案,一拖再拖,解决机会仍然是遥遥无期。身为华社一分子,难免会义愤填膺。
近年来,在两线制的制衡下,当权政客以为搬迁兴建了几栋华小,承认中国学位,及升格几间民办大学而向华社邀功。他们忽略国内华文中小学与独中的发展,才是首要工作。
众所周知,华小与改制中学的发展处处受到刁难,包括申请获硬体建筑拨款、增加华文师资 等等。还有,国民型中学的华文节数减少、董事部权限腐蚀、调派不諳華語校長問題日趨嚴重。更令华社失望的是统考文凭不受承认。昔日,人们认为这是一些官员行政偏差、今日人人已明白是单元教育政策所使然。
 华族向来不受威迫利诱,却会被诚信仁义所动。目前,华人只希望 诸多华教问题能获得圆满解决。惟有推行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族群发展母语的政策,才可平息人民的怨气与不安。尽管国阵的华人领袖时常安抚华社,把承诺说得天花乱,众人已不再相信 无能的华裔代议士所说的一些废话,如“政府必须推行平衡政策,平衡各族需求,照顾各族感受。”
华教问题不能一劳永逸解决,华社的要求及期望无法兑现, 就将 考验朝野政党对华人的诚意,国阵若再置之不理.届时,泰半人民就会把民联当成救世主了。.
昔日,全国华团争取设立独立大学被拒绝,华裔代议士形容为‘铁树开花无可能’。如今时局的变迁,随着‘银树’的出现,‘铁树’已步入历史。董总所盼望的榴莲没结果,如今还有不同品种的榴莲可供全民选择,它们肯定将会开花的。

董总要求全面承认统考文凭 ( 游龙 )





读了424首相政治秘书王乃志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透露一段“秘辛”,他说董总原本同意史地课程纲要本土化和考大马教育文凭马来文科, 他指出原则都已谈妥,可是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突然拉高门槛,要用统考的国文科,于是课题又僵住了
倘若此话属实,我们就得赞扬董总代表团确实是要求全面承认统考文凭,而不是委曲求全接受那无理的先决条件
首相纳吉提出2项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先决条件,即必须兼考SPM国文科,获取优等成绩,以及统考历史及地理科课程内容须符合国情。
2项条件无异是形同一道‘无理墙’,因为强迫每位统考生必须兼考SPM国文科,简直是在剥夺他们 宝贵的时间,阻碍学子专心学习比较费神费时的数理科目。
难道官老爷又瞎又聋,不知道独中非常注重‘三语教育’,包括马来文课程吗 ?倘若只承认兼备SPM国文科优等的统考文凭更是天大笑话,对于那些没兼考SPM国文科或只获及格者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须知,教育主要目的是提供学子们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要训练他们个个成为语文专家或国语大师。中学毕业生具备各门知识,一旦踏出校门后,他们才有机会与能力朝各方面发展及继续深造。
倘若说统考历史及地理课程内容不符合国情,那是一派胡言!目前,独中课程有完整的史地内容,其中25%是马来西亚历史,25%是东南亚历史,25%是中国历史,25%是世界历史。由此可见,独中不但灌输学子关于本国地理、本国各族及宗教历史,同时也涉猎环球地理、东南亚史、中国与世界通史,以便加强他们拥有宏观世界的思考能力。
看来,官老爷的用意,无非是要独中采取国中那种超出90%的本国史地,仅有10%世界史地课程纲要。他们这种狭隘的‘自闭’似课程早已把我国许多国中生塑造成 不明白天外有天, 囿困在小天地內,犹如可憐的井底蛙了。在目前这个全球化时代,具全球视野及国际意识的人才,方才能够提升竞争力。因此,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培養有世界觀的下一代,才符合教育宗旨。
 再说,国情 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在多元文化的大马,  国家领导人除了要明了国情,更 应掌握社会现况:包括人口结构与各族的心声与愿望。贤明的政治工作者 必须洞察民情   而不是拂逆民意,一意孤行。国家领袖 必须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落实各族的愿望和需求,他们才会获得全民的支持。
(东方日报:名家 2013428日)

Thursday, April 4, 2013

速成教育畸形發展的後果 (林清隆)





一般上,, 大学资格职员会比高中生的薪水高, 这说明了学术资格提升人们挣钱的能力 。因此,现代中学毕业生热衷继续深造,以期将来寻找待遇好的工作。
于是,私立大专院校,把握赚钱的黄金机会,纷纷提供速成式的基础课程(Foundation course)、大学预科班(Pre-U)及文凭课程(Certificate course)。其科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通常一般基础课程只需修读一年 倘若及格,便可长车直入大学殿堂。
速成课程并非精英班,只需SPM 5科优等或更低,缴得起昂贵学费,都受欢迎。因此,大专院校的各种速成班,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实, 早在1999年,官办的大学预科学院(KPM)已设立大学预科(Matrikulasi 及附属各政府大学的理科基础课程(Asasi Sains ),以往只录取土著学生就读。近年来由于两线政局出现,才施舍前者的10 巴仙学额给非土著学子。
上述课程只需一至二年,而且及格标准很离谱,即作业占40%,考试只占60%。只要学生平日找参考书或上网下载资料来完成作业,就算在考试中得20%,也能顺利过关,而且得4学分的毕业生都有机会攻读随心所欲的大学科系。
目前,许多考获SPM学生希望靠速成管道升上大学,因为两年制的大学先修班(Form 6s)或2年半的专业文凭班已不是他们的首选。
结果,我们见到许多学子缺乏扎实的基本知识,一旦侥幸进入大学,在应付大学功课时,就会苦不堪言,不能胜任。第二年辍学、补考及转系者众多。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大学生’,平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其实,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言。正确的求学必须稳打稳扎,按部就班充实自己,妄想一飞冲天便可成龙变凤。
也有一些大学生混出一张学士文凭,一旦进入职场,往往因为缺乏巩固的知识水平,也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如今,我们见到速成教育畸形发展的后果。中学已成了被职场淘汰的‘专业人才’的避难所,多数政府中学,包括国民型中学,都有来自法律、商业管理、资讯工程、农科……等系的‘专才’(非华裔居多)纷纷改行去当老师。
 不靠谱的中学与大学速成衔接教育泛滥,导致负面影
响,是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课程内容与录取学生标准。
教育部必须正视中学与大学教育的脱节现象, 进行深入探讨,采取课程改革、落实不分种族的绩效制招生等措施 ,才能达致优质教育的目标。


45日星洲日報/言路版‧林清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