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July 9, 2012

家长应正确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林清隆)

(副题: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最近,在儿童歌舞比赛颁奖礼,出现一罕见的‘家长摔破奖牌’镜头,许多旁观者都嗤之以鼻、觉得他肤浅、狂妄、自大与躁动。

这位家长摔破奖牌是因为他的孩子在此半决赛获得安慰奖,而不能进入决赛圈。 他的儿子的确表现标青,无奈几十名参赛者中高手如云,脱颖而出只得十二名。

不入选者何其多,单独他缺乏服输精神。他压根儿就不该孩子进不了决赛圈,而以摔破奖牌 发泄不满情绪,除了被别人当作笑柄外, 他这种鲁莽举止肯定会对小孩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任何比赛难免有输赢,那就得凭真本领 努力去挣得。须知,参赛孩童年龄不大,却可通过多场较量,如预赛、初赛、复赛的考验,才进入半决赛,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以平常心来看,家长应该安慰孩子,而不是在他人面前出丑。

一般上,家长望子成龙是司空见惯的。 可是,不少家长 动辄拿孩子的表现与人比,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通常,求胜心切的人会产生‘求赢惧输’的心理 。真正怕输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他们让孩子扛起沉重的心理包袱, 实在是非常不智的,因为背着‘求赢惧输’心理负担出征任何比赛,即使孩童的能力比人强 ,也得克服心理障碍,才能成功出线。

倘若家长真心关怀孩子,他会灌输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然后与他检讨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获取教训,此后就必须多练习;虽然这回失败,下回还可以‘东山再起’。这样才能使小孩痛定思痛,学会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不是把失败归咎别人,尤其是劳苦功高的裁判。

须知,不论任何比赛,参赛者都要学会尊重事实、别人及自己。大家志在参与、除了尽力而为,也 必须遵循比赛规章,不要质疑裁判的评分

虽说‘努力要见成绩,表现要受肯定’。家长 鼓励孩子参加比赛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永不放弃与不气馁 的精神,以及激发他们与强者竞技的勇气和信心。

即使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这次无望超越他人,他们也应该明白训练胆识和受人欣赏并不全靠胜利,而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的适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5-7-2012 星洲日报/言路版)

艺能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 林清隆)


我出席不少青少年艺能比赛,其中包括歌唱、跳舞、乐器演奏、健身操等项目。时常见到充满阳光、信心十足的青少年活跃于舞台,他们精湛的表现,令我惊讶不已。可见今非昔比,艺能教育已渐受重视了。

健全的教育必须融合德、智、体、群、美五育的精髓,才能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艺能教育正是 五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艺能教育不但培养学生对表演艺术的兴趣,也让他们学习解决难题 、锻炼意志及增进群体关系,确实可实践全人教育、 达致学生五育均衡、身心健全发展之目标。

倘若给于艺能教育 适当发展,它可达融合德智体群美五育的目标如下:

1) 德育方面, 进行艺能活动,在弹、唱、, 青少年沉浸在美妙音律与优雅舞步中,舒缓了功课压力,得以净化心灵 ,令他们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 ,塑造良好品格。

2) 智育方面,艺能基本训练能激发学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同时啟迪他们的智慧与展 潜能,随而强化想像力、领悟力及创造力

3) 体育方面,艺能练习消耗精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扩展肺活量及排汗功能,增強体质 ,随而降低病菌的感染。 各种活跃的动作,不但增强弹跳力,也提升全身的协调功能。

4) 群育方面,在艺能排练与演出前后,团员们必须紧密配合与服從指示,彼此间融洽相處,培養无私互助的团队精神。

5) 美育方面,艺能活动能引导青少年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 高雅的气质与脫俗的身姿。

目前,中小学只在课外活动中推行艺能教育,如成立舞蹈学会、合唱团,歌咏队、华乐团、铜乐队等。在这里,学子 有机会学习多种艺能, 如舞蹈、声乐、乐器演奏等。

但艺能教育並囿限於校內, 校外的社區协会、乡团组织与校友会、艺术院校、音乐学院设立的音乐班、舞蹈班、歌唱培训班、皆是提供艺能教育的场所。其中社区、乡团组织及校友会是非营利场所,学校可以与他们加強合作,在此聘请兼职师資 或联办艺能汇演及比赛。

艺能教育不仅让学子锻炼好体魄,也能建立他們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使他们能面对任何困境。因此, 家长们不应只注重孩子的学术表现,而忽视他们在性格与心理发展,相反的,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艺能活动。

10-7-2012 星洲日报/言路版)

Sunday, July 1, 2012

教育改革应有的规划•林清隆


教育部正积极检讨国家教育体制,并针对九大项目进行改革。各界人士都希望拟议中的教改将提升我国教育素质,造就高品质与具有文明意识 的人才。

优秀的教育素质涵盖了智能、品德、思想、体能、心理、及审美等德、智、体、群、美五育的融合,也是未来建国接班人所需的质素。

因此,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应正视上述五育的理念与实践。从现代教育角度来看,教师的工作,不止传授知识与训练《读、写、算》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善于与人交流,提升思想能力、品德修养、健康体魄、艺能审美等多方面素质。

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大家都希望毕业生将有远大抱负,凭智能与思想,去开创事业;并且以高尚道德情操,去处世待人。这样才能改善环境,担负起崇高建国使命。此外,各科课程纲要的研发必须符合国际与未来的需求。倘若继续以狭隘的种族思想来圈定教育内容,我国将永远落在人后。

首先,各语文课程纲要须均衡发展,促使不同源流的学生通过各语文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生活及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理课程必须强化层面广与素质高的基本知识。30年来,教育部不断修改课程纲要,在70年代, 中学传统数学被现代数学取代,随后又推出综合科学来代替普通科学。可是,实行不到十年,又跑回原路。而最错误的改变是把初中数理科基本理论,如:集合论, 初级向量运算、遗传基础与元素周期表等等推入中四及中五课程,据说是为了适应某种族学生的程度,才把比较复杂的课题,推到另一阶段。

应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更重要的是,拟议中国家教育体制必须把公平教育原则,纳入教改行动方案实施,以保障每位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包括平等升学机会及各族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同时扶持弱势学子,不再让优异生因穷困或肤色而失学。

总而言之,政府要实现强国兴邦愿景,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路线,方可建设人力资源以强国。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而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唯一途径。

另一方面,期望达到高素质教育目标,教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自信、自爱及自强的人格训练,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塑造良好品格,成为德智体皆佳的未来主人翁。

1-7-2012南洋商报言论版/教育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