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隆‧華小國語測試錯在哪裡?
2010-03-11 19:20
幾天來,各大華文報刊出大標題:“國語考題超水準;小一生滿江紅”、“小一生考後大哭,家長,校長投訴”、“小一生太沉重,教師工會……”。在綜合與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我們不難發現此回識字與精算計劃(LINUS)國語測試犯了多種錯誤。
兩個月前,小一學生甫背著書包,興奮地踏入學校,只上了一個月,就是春節假期。春節假期後,再上一個月的課,學校的每月評審尚未就緒,就
得面對一場課外的測試。其中一些考題是超越他們的能力,也不在學習綱要內的。不但嚇倒了這些天真爛漫的小一生,也驚動了老師與家長。
其實,任何考試的目的不外乎審查與鑒定學子的知識與讀書心得。除非是挑選小天才,若只有一小部份可以解答試題,那就失去測試的目的與意義了。
教育部理應明白小一學生在這兩個月內學習不多,況且,華人子弟的母語不是國語,卻偏偏要在3月 初,匆匆忙忙舉行這破天荒的小一測試,實在是匪夷所思。若要以測試成績作為分班的依據,為何不可多待幾個月才來測試。教育部應在本年底,如9月或10月, 舉行這項測試。這才是最恰當的日期。屆時,就能依據測試成績來為明年二年級分班。
識字與精算計劃的實行,若純粹為了提高華小國語水準,而無隱議程,其本質應該是好的。其第一部份已擬定的國語與數學測試,除了要鑒定學生的程度,然後按照他們的表現而分班。程度差者必須上輔導班,加倍學習,以求迎頭趕上。
這“崇高目標”以現有的華小硬體設施與環境,根本是無從實施。一來,華小的上課時間表,包括電腦班,校內補習與課外活動,已編排得密密麻麻,若再加上這嶄新的國語輔導班,小一生可能要上課到黃昏,才可回家休息。
此外,幾乎全部華小學生都爆滿,而老師與教室也嚴重不足。若無解決上述問題,又如何實現一位輔導班老師教導15個“國語測試不過關”的學生呢?
還有一件令人費解的事。當局又如何去輔導“國語測試過關而數學不過關”的學生呢?試問,若把這兩類“有問題”的學生硬硬塞入一個“輔導班”內。又如何委派負責的輔導老師呢?
國語測試的口試部份很明顯地看到出題者對華小學生的文化背景的無知。語言的運用能力並非靠強記死背,而必受個人的文化與生活環境所牽制,一年級華校生在家中用語是華語及方言,很少講馬來語。剛剛入學的他們之中,有不少連華語都講不清楚,國語口試對他們而言簡直比登天還難。
教育部長已聽取匯報,並且下令檢討此番國語測試的弊端,這應該令人欣慰的,希望其屬下官員能正視測試風波的嚴重性,他們應該邀請華小資深的語文老師加入出題委員會,全面考慮多方面的錯誤,及推出一套適合小一學生的試題。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林清隆‧2010.03.1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