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儿童歌舞比赛颁奖礼,出现一幕罕见的‘家长摔破奖牌’镜头,许多旁观者都嗤之以鼻、觉得他肤浅、狂妄、自大与躁动。
这位家长摔破奖牌是因为他的孩子在此半决赛获得安慰奖,而不能进入决赛圈。 他的儿子的确表现标青,无奈几十名参赛者中高手如云,脱颖而出只得十二名。
不入选者何其多,单独他缺乏服输精神。他压根儿就不该因孩子进不了决赛圈,而以摔破奖牌 发泄不满情绪,除了被别人当作笑柄外, 他这种鲁莽举止肯定会对小孩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任何比赛难免有输赢,那就得凭真本领 努力去挣得。须知,参赛孩童年龄不大,却可通过多场较量,如预赛、初赛、复赛的考验,才进入半决赛,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以平常心来看,家长应该安慰孩子,而不是在他人面前出丑。
一般上,家长望子成龙是司空见惯的。 可是,不少家长 动辄拿孩子的表现与人对比,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通常,求胜心切的人会产生‘求赢惧输’的心理 。真正怕输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他们让孩子扛起沉重的心理包袱, 实在是非常不智的,因为背着‘求赢惧输’心理负担出征任何比赛,即使孩童的能力比人强 ,也得克服心理障碍,才能成功出线。
倘若家长真心关怀孩子,他会灌输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然后与他检讨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获取教训,此后就必须多练习;虽然这回失败,下回还可以‘东山再起’。这样才能使小孩痛定思痛,学会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不是把失败归咎别人,尤其是劳苦功高的裁判。
须知,不论任何比赛,参赛者都要学会尊重事实、别人及自己。大家志在参与、除了尽力而为,也 必须遵循比赛规章,不要质疑裁判的评分 。
虽说‘努力要见成绩,表现要受肯定’。家长 鼓励孩子参加比赛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永不放弃与不气馁 的精神,以及激发他们与强者竞技的勇气和信心。
即使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这次无望超越他人,他们也应该明白训练胆识和受人欣赏并不全靠胜利,而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的适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5-7-2012 星洲日报/言路版)